• 三防镇本洞村党建引领“抱团”脱贫
  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5-12 08:44:35  信息来源: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
            59日,在三防镇本洞村的300亩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里,贫困户务工合作社第三组组长梁荣清正带领22个组员给果藤剪枝、搭架和除草。从高处俯瞰,整个基地像一个绿油油的巨型“同心结”,把本洞村几个自然屯联结在一起。

            今年44岁的梁荣清是本洞村板寨屯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,6岁儿子患脑瘫,需梁荣清爱人专人管护。这次工期需12天完工,工人务工收入1200元,而他的收入则与其他5个股东一同到卖果时再结算:“我以2016年得到的5万元小额信贷入股,并加入务工合作社,就是想大伙抱团同心结成联盟发展产业脱贫。

            而精准贫困户务工合作社这张巨大的“同心结”编织者就是本洞村党支部。

            本洞村辖17个屯861户共3343人,其中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11367人。对如何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,村党支部书记叶继珍至今还深感不易。

          年轻体健的贫困户大多外出打工,留在村里的绝大多数贫困户知识不足,担心市场多变,对产业发展不敢“试水”,叶继珍说:“2015年镇政府鼓励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发展产业脱贫,绝大多数贫困户不敢领取,怕日后还不上。”

            贫困户不参与,产业脱贫将会成为一纸空文,怎么办?2016年初,叶继珍牵头支部5个党员成立了富新生态专业合作社,与博隆公司合作,流转土地示范种植200亩百香果,并成立精准贫困户务工合作社,把全村17个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78人组成5个小组,轮流出工参与田间管护、采摘、运输等,每人每天100元。

            “当初想法是让贫困户自愿参与产业脱贫,但现在随着三防镇‘党员先锋’特色产业示范园的建设,单是本洞村就有4个养殖基地3个种植基地,目前,长期和大规模用工就成了贫困户在家门口脱贫的好路子。”本洞村第一书记王卫健说,今年年初,禾花蟹260亩新基地选址在本洞村板必屯,村“两委”对基地的唯一硬性条件就是用工必须优先考虑该屯贫困户。目前,众多镇里的建设工场有意与务工合作社合作,就是看中合作社良好的组织性和协调性。

             “务工合作社,脱贫‘同心结’。通过一年来的示范引导,今年全村有120多户申领信用社小额信贷搞种养,这返过来又会扩大合作社的务工供给,共同脱贫致富。”对于全村的脱贫前景,叶继珍坚定而胸有成竹。

    • 三防镇本洞村党建引领“抱团”脱贫
  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5-12 08:44:35  信息来源: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
            59日,在三防镇本洞村的300亩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里,贫困户务工合作社第三组组长梁荣清正带领22个组员给果藤剪枝、搭架和除草。从高处俯瞰,整个基地像一个绿油油的巨型“同心结”,把本洞村几个自然屯联结在一起。

            今年44岁的梁荣清是本洞村板寨屯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,6岁儿子患脑瘫,需梁荣清爱人专人管护。这次工期需12天完工,工人务工收入1200元,而他的收入则与其他5个股东一同到卖果时再结算:“我以2016年得到的5万元小额信贷入股,并加入务工合作社,就是想大伙抱团同心结成联盟发展产业脱贫。

            而精准贫困户务工合作社这张巨大的“同心结”编织者就是本洞村党支部。

            本洞村辖17个屯861户共3343人,其中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11367人。对如何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,村党支部书记叶继珍至今还深感不易。

          年轻体健的贫困户大多外出打工,留在村里的绝大多数贫困户知识不足,担心市场多变,对产业发展不敢“试水”,叶继珍说:“2015年镇政府鼓励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发展产业脱贫,绝大多数贫困户不敢领取,怕日后还不上。”

            贫困户不参与,产业脱贫将会成为一纸空文,怎么办?2016年初,叶继珍牵头支部5个党员成立了富新生态专业合作社,与博隆公司合作,流转土地示范种植200亩百香果,并成立精准贫困户务工合作社,把全村17个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78人组成5个小组,轮流出工参与田间管护、采摘、运输等,每人每天100元。

            “当初想法是让贫困户自愿参与产业脱贫,但现在随着三防镇‘党员先锋’特色产业示范园的建设,单是本洞村就有4个养殖基地3个种植基地,目前,长期和大规模用工就成了贫困户在家门口脱贫的好路子。”本洞村第一书记王卫健说,今年年初,禾花蟹260亩新基地选址在本洞村板必屯,村“两委”对基地的唯一硬性条件就是用工必须优先考虑该屯贫困户。目前,众多镇里的建设工场有意与务工合作社合作,就是看中合作社良好的组织性和协调性。

             “务工合作社,脱贫‘同心结’。通过一年来的示范引导,今年全村有120多户申领信用社小额信贷搞种养,这返过来又会扩大合作社的务工供给,共同脱贫致富。”对于全村的脱贫前景,叶继珍坚定而胸有成竹。